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楼主: dzkyx1314

让人迷惑的热处理原理知识汇聚(加分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4-28 21: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变的实质是什么?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合金在相变温度的俩侧各有一个自由能较低的稳定状态,合金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跨越这个温度时,便会由原来的稳定状态转变为新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相变的实质。

签到天数: 11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5-3 22: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低碳合金钢中根据安德卢斯公式: Ms=539-423C-30.4Mn-17.7Ni-12.1Cr-11Si-7.5Mo.
C、Mn等表示质量分数。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5-4 12: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3.正火为什么细化晶粒?原理?

正火过程是钢材加热、保温、降温的过程。正火前材料组织普遍存在组织粗大、成分不均等质量问题。正火加热和保温过程主要是让原始组织进行充分的奥氏体均匀化和稳定化,这也是一般正火温度较后序热处理温度高的原因,其奥氏体晶粒一般都较大,因此正火加热和保温并不能真正细化晶粒,随后的风冷才是细化组织的关键。风冷速度越大,奥氏体过冷度越大先共析相成核越多、析出时间越短,析出量就越小越细密,共析量就越多,并且共析组织的成核也越多、剩余共析成分的奥氏体就越容易分解为多个珠光体组织,且珠光体片间距越小组织也越细密。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dzkyx1314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5-6 14: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钢的C--曲线在热处理实践中有何意义?
答:我们知道,铁碳平衡图是确定钢在热处理时的最高加热温度的重要依据,那么很显然,C--曲线就是钢在热处理时选择冷却规范不可缺少的资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7 09: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WJFU66 的帖子

淬火温度太低,不能获得多的马氏体;
  淬火温度太高,则引起奥氏体粗大,淬火后得到粗大的马氏体,韧性降低。
  因此淬火温度不是越高越好,一般为钢的临界点以上30~50℃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5-7 21: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回火脆性?怎样防止与消除钢的回火脆性?
答: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出现脆性增大的现象称为回火脆性。某些合金钢在250--400度以及500--550度进行回火时,都分别出现冲击韧性降低的情况,也就是出现所谓回火脆性。
    关于回火脆性产生的原因,目前研究还不够充分,现将一般认为回火脆性产生的原因介绍如下。
    淬火钢在250--400度出现回火脆性是因为:第一,在300度回火时,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而马体硬而脆,故使工件脆性增加;第二,在这样的温度下,由马氏体中析出的碳化物呈粒状或片状分布于晶界,因而减低了钢的冲击韧性。这类回火脆性称为第一类回火脆性,它是钢在回火过程中固有的,是无法消除与减少的。因此,在热处理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在这一温度范围内进行回火。如果钢中含有Cr,Mn,P,N等元素时,当在500--550度的温度下进行回火时,若回火后在这一温度范围内进行缓慢冷却,将会使脆性增加。脆性增加的原因,据某些研究资料认为是在500--550度进行缓慢冷却时,钢中的碳化物,氧化物便沿着晶界析出,而使钢的冲击韧性下降。这类回火脆性称为第二类回火脆性。它可以用回火后进行快冷来防止。
    因为快冷会给回火工件带来新的应力,因此,对于重要的零件应当进行一次低温回火,以消除由于快冷而带来的内应力。
    如果工件由于回火后冷却不当,而产生了第二类回火脆性,可重新加热到原来的回火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然后快速冷却,便可消除。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8 收起 理由
dzkyx1314 + 8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6-17 17: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888 于 2008-12-8 21:47 发表


请专家详细讲一下,随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提高,淬透性增加的原理。
主要疑惑:如果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可以理想化极大提高,室温下过冷奥氏体大量存在,淬硬性是不是得不到保障?C曲线右移,淬透性增加比较形象。

如果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可以理想化极大提高,室温下过冷奥氏体大量存在,没有转变为马氏体就谈不上淬硬,自然地淬硬性是得不到保障的.象ZGMn13水韧处理一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5 16: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回火过程中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塑性不断增加,而冲击韧性却不是呈直线上升的,在低温250-400度回火和高温450-650度范围内回火时,韧性会出现下降现象,这就是回火脆性。前者称为低温回火脆性,后者称为高温回火脆性。低温回火脆性又称为不可逆回火脆性或第一类回火脆性。碳钢与合金钢均会出现这种回火脆性,可能与低温回火时在晶界或亚晶界上析出连续碳化物薄片有关,对于低温回火脆性,只有避免在该脆性温度范围内回火才能防止。
合金钢在450-650度范围内回火时可能产生高温回火脆性,它又称为可逆回火脆性或第二类回火脆性。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发生:1、在450-650度范围内回火缓冷;2、在高于上述温度范围内回火后,再降到上述温度范围内回火;3、在产生回火脆性的温度范围内长时间停留,即使随后快冷也将产生回火脆性。
回火脆性以铬钢、锰钢、铬镍钢最敏感,当加入少量MO、W或稀土元素时可减轻回火脆性。高温回火脆性的产生主要与锑、锡、磷等为量元素在回火过程中在原奥氏体晶界上偏聚,从而降低晶界的断裂强度有关。对于高温回火脆性可在高于600度短时间加热来消除。在脆性温度回火后快速冷却就可以防止出现高温回火脆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7 01: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奥氏体等温形成动力学图示出的温度升高奥氏体形成速度加快的规律,是由于随着温度升高奥氏体的形核率和长大速度均增加的缘故。有人做过试验,把奥氏体的形成温度从740℃提高到800℃时,奥氏体的形核率N增加270倍,而长大速度G增加了80倍。因此,随着温度升高,奥氏体形成速度迅速增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7 21: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轴承钢二次淬火时一般直径都缩,因为二次淬火组织进一步细化,所以缩了,本人观点不知道是不是正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29 21: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几个问题?
1、合金元素对C曲线影响如何,各元素影响程度如何?
2、影响冲击韧性有那些因素?(可从成分、组织、温度、环境等方面论述)
3、双液冷却有什么好的控制经验?如水油冷,盐水油冷?
4、碳钢可以零保温,奥氏体均匀化很快。但合金钢因为合金元素扩散比C慢10^ 5数量级,所以要加长保温时间,但是没有一本书上说合金钢奥氏体均匀化要多长时间,有什么经验公式么?大家在热处理合金钢时是如何取保温时间的?
5、真空热处理(高压气淬)可以处理带柄的高速钢刀具么?因为刀具柄要求HRC35/45,如果可以,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么?
6、离子氮化和气体氮化各有什么优缺点?
7、高合金钢淬火有残余奥氏体产生,此奥氏体直接回火,对工件性能影响如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6 00: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几年轴承行业流行下贝氏体淬火,但新、旧教材上解释淬火都是:将工件加热到AC1或AC3以上某一温度(30-50)保温一段时间,奥氏体化或部分奥氏体化后以较快的速度冷却,已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那么得到下贝氏体组织的工艺是不是淬火呢?等温时温度过高得到了上贝氏体的工艺又是什么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WJFU66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4 20: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别回答;
.1.含碳量以及淬火温度对MS点的影响?
答:含碳量越大,进入奥氏体形成形成置换固溶体,有明显的固溶强化作用,增大了马氏体相变的切变阻力,使相变的驱动力增大,而这个驱动力靠温度差实现,所以Ms下降。淬火温度主要影响奥氏体化进入奥氏体的合金量和含碳量,从而影响ms.
2.淬火温度提高为什么淬透提高
答:淬火温度主要影响奥氏体化进入奥氏体的合金量和含碳量,合金量和含碳量增高,C曲线右移,增大钢的淬透性。
3.正火为什么细化晶粒?原理
答:在奥氏体化得过程中,原来由一个奥氏体晶粒形成的一个珠光体团则可以形成很多个新的奥氏体,而这些奥氏体当中的一个在冷却的过程中又形成很多个更小的珠光体团。所以组织越来越细,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
4.含碳量对淬透性的影响?
答;溶入奥氏体中的含碳量决定了钢的淬透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WJFU66 + 5 感谢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4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9-16 20: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火为什么细化晶粒?原理?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亚共析钢)或Acm以上30~50℃(过共析钢),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它是将钢加热到奥氏体区,使钢进行重结晶。由于冷却快(即过冷度较大),对亚共析钢,不仅可使组织均匀,珠光体组织细密,还可细化游离铁素体晶粒和减少游离铁素体数量。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9-19 08: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含碳量对C曲线的影响?
对于亚共析钢随着碳含量的增加C曲线右移
对于过共析钢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而左移。
需要说明的是增加淬透性最好的方法不是增加碳含量而是增加合金元素

签到天数: 5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11-11 20: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学习一下啊,忘记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2 收起 理由
所以因为 -2 灌水嫌疑!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9 20: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
1.金属组织
金属:具有不透明、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并且其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富有延性和展性等特性的物质。金属内部原子具有规律性排列的固体(即晶体)。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相:合金中成份、结构、性能相同的组成部分。
固溶体:是一个(或几个)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一个组元的晶格中,而仍保持另一组元的晶格类型的固态金属晶体,固溶体分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
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或结点,使晶格发生畸变,使固溶体硬度和强度升高,这种现象叫固溶强化现象。
化合物:合金组元间发生化合作用,生成一种具有金属性能的新的晶体固态结构。
机械混合物:由两种晶体结构而组成的合金组成物,虽然是两面种晶体,却是一种组成成分,具有独立的机械性能。
铁素体:碳在a-Fe(体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碳在g-Fe(面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渗碳体:碳和铁形成的稳定化合物(Fe3c)。
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F+Fe3c 含碳0.8%)
莱氏体:渗碳体和奥氏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含碳4.3%)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 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淬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0.6%以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法国人奥斯蒙德确立的铁的同素异构理论,以及英国人奥斯汀最早制定的铁碳相图,为现代热处理工艺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人们还研究了在金属热处理的加热过程中对金属的保护方法,以避免加热过程中金属的氧化和脱碳等。
1850~1880年,对于应用各种气体(诸如氢气、煤气、一氧化碳等)进行保护加热曾有一系列专利。1889~1890年英国人莱克获得多种金属光亮热处理的专利。
二十世纪以来,金属物理的发展和其它新技术的移植应用,使金属热处理工艺得到更大发展。一个显著的进展是1901~1925年,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转筒炉进行气体渗碳 ;30年代出现露点电位差计,使炉内气氛的碳势达到可控,以后又研究出用二氧化碳红外仪、氧探头等进一步控制炉内气氛碳势的方法;60年代,热处理技术运用了等离子场的作用,发展了离子渗氮、渗碳工艺 ;激光、电子束技术的应用,又使金属获得了新的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方法。
金属热处理的工艺
热处理工艺一般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个过程,有时只有加热和冷却两个过程。这些过程互相衔接,不可间断。
加热是热处理的重要工序之一。金属热处理的加热方法很多,最早是采用木炭和煤作为热源,进而应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电的应用使加热易于控制,且无环境污染。利用这些热源可以直接加热,也可以通过熔融的盐或金属,以至浮动粒子进行间接加热。
金属加热时,工件暴露在空气中,常常发生氧化、脱碳(即钢铁零件表面碳含量降低),这对于热处理后零件的表面性能有很不利的影响。因而金属通常应在可控气氛或保护气氛中、熔融盐中和真空中加热,也可用涂料或包装方法进行保护加热。
加热温度是热处理工艺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选择和控制加热温度 ,是保证热处理质量的主要问题。加热温度随被处理的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目的不同而异,但一般都是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以获得高温组织。另外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金属工件表面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时,还须在此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使内外温度一致,使显微组织转变完全,这段时间称为保温时间。采用高能密度加热和表面热处理时,加热速度极快,一般就没有保温时间,而化学热处理的保温时间往往较长。
冷却也是热处理工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冷却方法因工艺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控制冷却速度。一般退火的冷却速度最慢,正火的冷却速度较快,淬火的冷却速度更快。但还因钢种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空硬钢就可以用正火一样的冷却速度进行淬硬。
金属热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三大类。根据加热介质、加热温度和冷却方法的不同,每一大类又可区分为若干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同一种金属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不同的组织,从而具有不同的性能。钢铁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属,而且钢铁显微组织也最为复杂,因此钢铁热处理工艺种类繁多。
整体热处理是对工件整体加热,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以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钢铁整体热处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
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正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
淬火是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它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淬火后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65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称为回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四把火”随着加热温度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又演变出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为了获得一定的强度和韧性,把淬火和高温回火结合起来的工艺,称为调质。某些合金淬火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后,将其置于室温或稍高的适当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或电性磁性等。这样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时效处理。
把压力加工形变与热处理有效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使工件获得很好的强度、韧性配合的方法称为形变热处理;在负压气氛或真空中进行的热处理称为真空热处理,它不仅能使工件不氧化,不脱碳,保持处理后工件表面光洁,提高工件的性能,还可以通入渗剂进行化学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是只加热工件表层,以改变其表层力学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为了只加热工件表层而不使过多的热量传入工件内部,使用的热源须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单位面积的工件上给予较大的热能,使工件表层或局部能短时或瞬时达到高温。表面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应加热热处理,常用的热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应电流、激光和电子束等。
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工件表层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化学热处理与表面热处理不同之处是后者改变了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放在含碳、氮或其它合金元素的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中加热,保温较长时间,从而使工件表层渗入碳、氮、硼和铬等元素。渗入元素后,有时还要进行其它热处理工艺如淬火及回火。化学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渗碳、渗氮、渗金属。
热处理是机械零件和工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大体来说,它可以保证和提高工件的各种性能 ,如耐磨、耐腐蚀等。还可以改善毛坯的组织和应力状态,以利于进行各种冷、热加工。
例如白口铸铁经过长时间退火处理可以获得可锻铸铁,提高塑性 ;齿轮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使用寿命可以比不经热处理的齿轮成倍或几十倍地提高;另外,价廉的碳钢通过渗入某些合金元素就具有某些价昂的合金钢性能,可以代替某些耐热钢、不锈钢;工模具则几乎全部需要经过热处理方可使用
钢的分类
钢是以铁、碳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它的含碳量一般小于2.11% 。钢是经济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金属材料。
钢按化学成分分为碳素钢(简称碳钢)与合金钢两大类。碳钢是由生铁冶炼获得的合金,除铁、碳为其主要成分外,还含有少量的锰、硅、硫、磷等杂质。碳钢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又有良好的工艺性能,且价格低廉。因此,碳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碳钢的性能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于是人们研制了各种合金钢。合金钢是在碳钢基础上,有目的地加入某些元素(称为合金元素)而得到的多元合金。与碳钢比,合金钢的性能有显著的提高,故应用日益广泛。
由于钢材品种繁多,为了便于生产、保管、选用与研究,必须对钢材加以分类。按钢材的用途、化学成分、质量的不同,可将钢分为许多类:
一. 按用途分类
按钢材的用途可分为结构钢、工具钢、特殊性能钢三大类。
结构钢:1.用作各种机器零件的钢。它包括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及滚动轴承钢。
2.用作工程结构的钢。它包括碳素钢中的甲、乙、特类钢及普通低合金钢。
工具钢:用来制造各种工具的钢。根据工具用途不同可分为刃具钢、模具钢与量具钢。
特殊性能钢:是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钢。可分为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磁钢等。
二. 按化学成分分类
按钢材的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碳素钢:按含碳量又可分为低碳钢(含碳量≤0.25%);中碳钢(0.25%<含碳量<0.6%);高碳钢(含碳量≥0.6%)。
合金钢:按合金元素含量又可分为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此外,根据钢中所含主要合金元素种类不同,也可分为锰钢、铬钢、铬镍钢、铬锰钛钢等。
三. 按质量分类
按钢材中有害杂质磷、硫的含量可分为普通钢(含磷量≤0.045%、含硫量≤0.055%;或磷、硫含量均≤0.050%);优质钢(磷、硫含量均≤0.040%);高级优质钢(含磷量≤0.035%、含硫量≤0.030%)。
此外,还有按冶炼炉的种类,将钢分为平炉钢(酸性平炉、碱性平炉),空气转炉钢(酸性转炉、碱性转炉、氧气顶吹转炉钢)与电炉钢。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将钢分为沸腾钢(脱氧不完全),镇静钢(脱氧比较完全)及半镇静钢。
钢厂在给钢的产品命名时,往往将用途、成分、质量这三种分类方法结合起来。如将钢称为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19 20: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淬火温度太低,不能获得多的马氏体;
  淬火温度太高,则引起奥氏体粗大,淬火后得到粗大的马氏体,韧性降低。
  因此淬火温度不是越高越好,一般为钢的临界点以上30~50℃
xiaozhuofu 发表于 2009-5-7 09:21

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太高,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会大量增加,工件淬火后硬度也会降低,其性能也会有所恶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24 10: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正火为什么细化晶粒?原理?”
赞同23楼和34楼的意见。原理可不是乱讲的。有可能误人子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10 17: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1.含碳量以及淬火温度对MS点的影响?
对淬火温度的影响:随着含碳量的增加,淬火加热温度(奥氏体化温度)在相图上是降低的,含碳量对碳钢(亚共析钢)的影响是:含碳量越高,淬火温度应该越低。对于合金钢来说,比较复杂,因为有合金元素的作用,不是单一的作用,碳化物形成元素Ti、 Nb、 Zr、 V、 Mo、 W、 Cr、 Mn等,它们中的一部分可以溶入奥氏体和铁素体中,另一部分与碳形成碳化物,各元素在这两者之间的分配,决定于它们形成碳化物的强弱程度及含量。与碳的亲和力越大,形成碳化物的趋势就越强,这种碳化物也就越稳定,越不易分解。因此,,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形成的碳化物也就越多,为了使高熔点的碳化物能够溶解,就不得不提高淬火温度。
对MS点的影响:除Co、A1之外,大多数固溶于奥氏体的合金元素均使Ms温度降低,其中碳的作用最强烈,依次是Mn、Cr、Ni、Mo、W、Si。每1%质量分数的单一合金元素对Ms点的影晌如表所示。
合金元素对钢马氏体转变的Ms的影响
合金元素        C        Mn        Si        Cr        Ni        W        Mo        Co        Al
每1%合金元素导致Ms降低程度(/℃)        -474        -33        -11        -17        -17        -11        -21        +12        +18
因此,随着含碳量的增加,MS点降低,无论碳钢还是合金钢。
2.淬火温度提高为什么淬透提高?
合金钢加热进行奥氏体化是为了获得成分均匀的奥氏体,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中,只有溶入奥氏体,合金元素才能发挥其提高淬透性的作用。除了少数元素之外,大多数元素均减慢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奥氏体成分均匀化的时间要比碳钢长得多。因此,为了使奥氏体成分均匀化,必须将合金钢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和保温更长的时间。合金钢加热也希望获得细小晶粒的奥氏体组织,因为奥氏体的晶粒大小决定着冷却转变生成物的实际晶粒大小。合金元素(除Mn、 P、C、N之外)都有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但作用的强弱程度有所不同。一些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Ti、V、Zr、Nb都有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所以含有这些元素的合金钢即使在高温下加热,也易于获得细晶粒组织。所以提高淬火温度淬透性提高。
3.正火为什么细化晶粒?原理?
正火是加热到奥氏体状态后空冷的一种热处理工艺,由于空冷,过冷度较大,冷却速度也大,因此发生珠光体相变的形核率大,结晶晶核多,又由于冷却速度大,形成的晶核来不及长大,故晶粒细小。
4.含碳量对淬透性的影响?
淬透性是得到马氏体层的厚度,如问题“1.含碳量以及淬火温度对MS点的影响?和2.淬火温度提高为什么淬透提高?”所述,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形成的碳化物也就越多,如果能够溶入奥氏体则淬透性提高,如果未能够溶入奥氏体则淬透性降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5-17 14:44 , Processed in 0.0587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