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0033|回复: 20

讨论:渗碳的问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6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7-5-11 17: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渗碳层深度的检验方法以前使用金相法,现在国内外颁布了标准,使用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量方法,请问:它们之间有对应关系吗?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5-11 18: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不过误差较大,渗碳后碳层是一定的,但由于冷却介质的冷却能力不同,有效硬化深度有差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5-12 07: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主要是碳浓度的差异(特别是过度层较深时)而引起的误差。渗碳层一般都只有1~2mm,渗碳用钢也大多数是合金钢,无论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如何,至少渗碳层它还是可以淬透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5-12 12: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区别.
金相法测量误差大,且不能精确反应产品性能.
有效硬化层测量准确,且能准确反应产品性能.
金相法比有效硬化法深0.1-0.15mm

签到天数: 14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7-5-13 01: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的关系
金相法误差大,但是要快一些的,实验相对容易一些
有效硬化层一般都有规定在一定深度要达到某一硬度值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7-5-27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者之间有一定关系,需要归纳大量的检测数据,因为有效硬化层不但与渗层碳浓度分布有关,还与材料淬透性、淬火冷却能力及零件结构有关。

签到天数: 12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7-5-28 10: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渗碳的问题

用有效硬化层定义,更合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5-28 13: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金相法比较合理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7-5-28 16: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钢来说金相法比硬度法要深。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5-28 22: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相法误差比较大,只能反映出零件是否渗进去碳了,但是由于冷却介质的关系却不一定淬硬层深度够,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量就比金相法科学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7-5-29 09: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硬度法和金相法相结合更准确一些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7-5-29 21: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效硬化层更能反映渗层的力学性能,所以过、内外相关标准都趋向用有效硬化层来测渗层,有效硬化层深度应达到金相法检测的总渗碳层深度的75%以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5-31 10: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硬化层深度不一样,比如,渗后直接淬火的硬化层就比较浅,而二次淬火的硬化层就比较深!金相法直观简单,能客观的反映出渗碳层的厚度!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6-1 15: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渗碳的问题

金相法和有效硬化层,这两种测量方法之间有一定的区别.金相法测量误差大,而且不能精确反应产品的机械性能.金相法测量误差不大,比较能精确反应产品机械性能.一般金相法要比有效硬化法深0.1-0.15mm.但是也不是决对的.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6-11 14: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获得有效硬化层深度是最终目标,渗碳层深度只不过是一个过程控制而已,如果渗碳以后的工艺相对稳定,通过整个过程的试验,应可以找到渗碳层深度和淬硬层深度之间的关系,为渗碳控制提供参考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7-6-18 11: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10#楼太有才了,同意你的说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18 13: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硬度法测量有效硬化层深度进行检验渗碳层深度一般有两个标准:中国、苏联、日本等多为HV550,欧美国家多用HV513,特别要求的例外,现在国际权威的评判渗碳层深度的检测方法是硬度法,用显维硬度计检测。金相法和硬度法有一定的关系,硬度法可自零件表面逐针检测到标准线,根据所测得的实际硬度值曲线观察碳浓度梯度分布,从而判断渗碳质量;金相法一般指利用显微镜检测平衡状态下组织结构,与操作者的检测水平及经验有关。
    我不是搞金相检测的,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签到天数: 2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7-6-18 18: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两句

有效硬化层要求的技术条件是偏重于综合热处理指标的检测,更有实际意义,但是很多工艺专家忽略这个问题,孤立地考虑渗碳的深度等单项热处理指标。
至于它们是否有对应关系,那仅仅是定性的关系,是在不变的工艺条件下的数理统计对应关系。没有广泛应用的绝对对应关系。

有效硬化层指标的检测是在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条件下的检测规范。如果热处理工艺规范不合理,这种检测方法会误导判断检验结果。

不能迷信别人的计算公式,要靠自己统计分析。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9-25 20: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渗碳的问题

有效硬化层与渗碳层深度有一定的关系.金相法测量渗碳层深度有一定的误差.用显微硬度计测量有效硬化层深度比较正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9-25 20: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单位用的就是  金相  法
老是看深了    用硬度法 推翻了 金相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6 05:37 , Processed in 0.0650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