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查看: 14798|回复: 29

[讨论] 氮化件退氮后能否重新氮化使其恢复原有硬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9 17: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在实际生产中,某产品可能因机加工缺陷在热(氮化)前并未发现,氮化后发现了,需要退氮(退去氮化硬度)进行返修,返修后能否重新氮化,使其恢复其氮化的高硬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贡献值 +5 收起 理由
玉米清阁 + 5 + 5 发起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35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6-19 19: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过程我没有遇到过

但变形比较大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5 收起 理由
玉米清阁 + 5 感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22: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2#楼

特别谢谢您的关注,这样的问题也许您明天就能遇到,也许您一辈子也遇不到。但是您如能遇到,那么您一定很幸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20 00: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试试...........
当重新渗氮时,如何细化退氮时产生的粗氮化物?

签到天数: 171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09-6-20 23: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记得刚到公司时见了一次,气体软氮化不合格,退氮后盐浴软氮化,产品合格,忘了怎么退氮的了,好像有通甲醇保护,变形大点是肯定的.

签到天数: 99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6-21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碳钢,采用650度,真空炉做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4: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告诉大家

我提出的这个讨论课题,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这种情况:我司有两个氮化产品:一个是40Cr齿轮,一个是42CrMo内齿圈,都是因为制齿时刀具的掉角,而在齿根部留下加工缺陷(多出一个小台),而由于检验的漏检,没能及时发现,直至氮化后出厂由顾客发现退货。为了挽救该产品,就制定了一个返修方案:即先将产品进行720℃退氮4h,然后返修,再重新氮化。结果是经过多次试验,硬度远低于最初的氮化硬度。后来就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
   资料1:《简明热处理手册》(第2版第8章)(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介绍,将零件加热到980℃保温2h以上,使渗氮层全部被溶解而脱掉,用这种方法退氮的工件再重新渗氮不会得到高硬度;
   资料2:“退氮处理对合金结构钢渗氮层性能及组织的影响”(李耀华等发表于《热处理》2007年第2期)介绍,以下几种材料退氮后重新氮化,其表面硬度低于原来:38CrMoAlA比原来低200~500HV;25Cr2MoV比原来低270HV左右;20CrMnTi比原来低300~400HV;42CrMo比原来低200~350HV。其中的42CrMo同我所做的试验结果相吻合。希望大家参与研讨 !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8 收起 理由
丹尼尔 + 8 感谢公布答案!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10: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使退氮件重新获得高硬度

本人工作中所遇到的上述情况,几乎陷于无法解决的困境。但为了挽救这两批产品,曾忽发奇想:对退氮(退去硬度)件喷砂后进行浅渗碳、淬火,然后再喷砂、烘干,进行重新氮化,结果竟出人预料的使返修件恢复了高硬度。后经多次试验、检测验证,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使返修产品恢复氮化高硬度(均在700HV0.3以上),而且白亮层的形成未见受到影响。
   但上述返修方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工件在浅渗碳过程的变形问题。很显然,氮化件原来实施氮化工艺其温度较低,在返修时要进行浅渗碳,其工艺温度较高,应特别关注返修件的变形敏感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860~880℃的低温渗碳,渗层控制在0.15~0.25mm范围,使用分级淬火油,降低油搅拌频率。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丹尼尔 + 10 经验之谈,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8-6 12: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很有启发意义,我现在做的氮化件也是问题不断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8-25 11: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用钢球喷丸代替喷砂可以么,我厂没有喷砂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11: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xueshaokkk 发表于 2011-8-25 11:16
请问用钢球喷丸代替喷砂可以么,我厂没有喷砂

在这里,最好不要用抛丸代替喷砂。如果你没有喷砂条件,可以进行酸洗、清水漂洗后烘干试试。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2-8-8 15: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下杨师,我们厂有种零件氮化后(液体软氮化)发现尺寸不对,零件有R尺寸没到位,现对此处R锉修后,重新氮化,处理只是把表面振动光饰后酸洗直接氮化,氮化后表面有点黑疤,想问的是这样处理会影响性能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16: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ζ_静待彼岸 发表于 2012-8-8 15:53
请教下杨师,我们厂有种零件氮化后(液体软氮化)发现尺寸不对,零件有R尺寸没到位,现对此处R锉修后,重新 ...

    有没有影响,你可以按照原技术要求逐项检测其材料热处理技术要求即可。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8-8 16: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09-7-15 10:01
本人工作中所遇到的上述情况,几乎陷于无法解决的困境。但为了挽救这两批产品,曾忽发奇想:对退氮(退去硬 ...

为什么要浅渗氮呢?我认为退氮后再渗氮造成的硬度低是由于退氮温度过高使得回火索氏体发生转变引起的,如果我们能将表面重新变成回火索氏体,那能改变渗氮性能吗?表面淬火后高温回火,不知道行不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16: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wkee 发表于 2012-8-8 16:23
为什么要浅渗氮呢?我认为退氮后再渗氮造成的硬度低是由于退氮温度过高使得回火索氏体发生转变引起的,如 ...

    请你再看看那个帖子,是浅渗碳?还是浅渗氮?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8-8 16: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鸿踏雪 发表于 2012-8-8 16:26
请你再看看那个帖子,是浅渗碳?还是浅渗氮?

不好意思,最进老看渗氮的帖子,打着打着就成了渗氮了。习惯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8-8 16: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wkee 发表于 2012-8-8 16:23
为什么要浅渗氮呢?我认为退氮后再渗氮造成的硬度低是由于退氮温度过高使得回火索氏体发生转变引起的,如 ...

同意,应该是退氮温度超过了调质温度,基体发生了变化,导致重新渗氮后硬度低。再调质一次(可与退氮同时进行)后渗氮应该可以恢复硬度。

签到天数: 6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8-8 16: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standalone 发表于 2012-8-8 16:52
同意,应该是退氮温度超过了调质温度,基体发生了变化,导致重新渗氮后硬度低。再调质一次(可与退氮同时 ...

这些都是猜测,事实上谁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状况。我想杨工为了达到表面硬度,所以有意的浅渗碳,这样就算是渗氮硬度达不到要求。但由于有了渗碳这个前步骤,硬度也会相对提高。毕竟老板都希望一次成功的,所以我们这些技术人员,宁愿工序麻烦一些,也最好能一次成功。不过以后要是遇见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试试不渗碳的方法!

签到天数: 15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2-8-8 17: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狼烟四起 发表于 2011-8-6 12:56
谢谢分享,很有启发意义,我现在做的氮化件也是问题不断

朋友晒晒你的问题如何?大家可以讨论讨论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18: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standalone 发表于 2012-8-8 16:52
同意,应该是退氮温度超过了调质温度,基体发生了变化,导致重新渗氮后硬度低。再调质一次(可与退氮同时 ...

    如果你认为是这个原因,你可以进行一两次试验,验证一下!因为这个试验并不复杂,而且也不需要投入什么成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8 17:23 , Processed in 0.06450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