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东方航天校准检测有限公司 热处理论坛合作伙伴广告位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耶稣爱子

[求助] 回火索氏体和正火索氏体的机械性能差不多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7-11 09: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仪天信科技有限公司
回复 20# 搬运工


    请问:“正火索氏体”源于何处?也是那个GB/T7232—1999吗?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7-11 11: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没听说过有正火索氏体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8: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搬运工


    “有将通过淬火加高温回火得到的球状珠光体组织称为回火珠光体的,也有回火索氏体,回火屈氏体这样的称谓。”
就是说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是相近类型组织,都属细珠光体型,只是一个呈片状一个呈球状?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18: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ZX771
高工,您手里有比较清晰的回火索氏体照片吗,能看出来其中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形状、相对大小和位置关系?原理图也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7-11 20: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耶稣爱子

在光学显微镜下回火索氏体照片所表现的还是淬火时的马氏体位向,并不能看出来其中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形状、相对大小和位置关系。比如以下内容:


在更高倍数的电镜照片下,铁素体基体和粒状渗碳体的形状、相对大小和位置能够清晰看见:

正因为确立了这种回火组织的珠光体性质,所以采用索氏体一词作后缀来命名该回火组织是顺理成章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处理币 +10 收起 理由
孤鸿踏雪 + 10 感谢上传!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7-11 20: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认为“正火索氏体”“淬火屈氏体”“回火贝氏体”均是不规范的说法。
二。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并不是相近类型的组织。它们获得的方式不同,结构类型不同,性能也不同。如果一定要说它们的共同之处,也仅只是它们均是由铁素体加炭化物所组成的复相组织。再一个就是组织名称中都有“索氏体”这么一个词汇。
三。我不记得或者说根本就不清楚回火索氏体名称的由来。回火索氏体似乎还没有对应的英文词汇。回火索氏体与回火屈氏体的区别在于因回火温度的差异而导致炭化物的析出程度,聚集程度出现差异。并无本质性的差异。就像片状珠光体类型的组织无本质性的差异一样。
四。我国涉及到热处理的一些名词术语包括一些定义存在不够严谨,不够科学的地方。
五。回火索氏体的组织照片论坛中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7-12 08: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孤鸿踏雪 于 2011-7-12 08:37 编辑

一个名字而已。关于这些名称或术语问题,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100%真实的故事:
    原中国兵总第258厂的某位副厂长,实名梁槑,于上世纪90年代初,被调遣到兵总第508厂当厂长。由于这个“槑”子比较生僻,当时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念音(mei),所以,人们就将其念做“梁二呆”,久而久之,这个厂长竟接受了厂内职工强加在他头上的这个“更名”,所以,在他签发的厂发各种红头文件上,便赫然打上“签发  梁二呆”。
    本故事绝非虚构,如有质疑者,请到河南南阳中光学集团本部随便找个老一点职工去求证。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0: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ZX771
高工,非常感谢!您让我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上又上升了一个阶段。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0: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搬运工
“回火索氏体与回火屈氏体”的铁素体形状差异对性能差异有多大影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7-12 13: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里面的学问还真多啊 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7-12 18: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性能差异书本上介绍的很详细。本论坛及百度中有很多相关内容的资料包括具体的性能指标数据,
二 。你对 26# 帖的理解有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7-17 10: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耶稣爱子 发表于 2011-7-12 10:19
回复 26# 搬运工
“回火索氏体与回火屈氏体”的铁素体形状差异对性能差异有多大影响?

以下内容是在其他论坛复制的内容,供你参考学习
    索氏体(sorbite)是钢经正火或等温转变所得到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回火索氏体(tempered martensite):将淬火钢在450-600℃进行回火,所得到的索氏体称为回火索氏体,是指马氏体在500~650℃

  索氏体(sorbite) 

  钢经正火或等温转变所得到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索氏体组织属于珠光体类型的组织,但其组织比珠光体组织细。索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索氏体的组织特征:索氏体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600倍以上才能分辨片层的细珠光体(GB/T7232标准)。其实质是一种珠光体,是钢的高温转变产物,是片层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双相混合组织,其层片间距较小(30~80nm),碳在铁素体中已无过饱和度,是一种平衡组织。

  回火索氏体(tempered martensite):将淬火钢在450-600℃进行回火,所得到的索氏体称为回火索氏体,是指马氏体在500~650℃时高温回火形成以铁素体为基体内分布着细均匀碳化物颗粒小球状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的复相组织。



回火索氏体

  回火索氏体的组织特征是由等轴状铁素体和细粒状碳化物构成的复相组织,马氏体片的痕迹已消失,渗碳体的外形已较清晰,在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500~600倍以上才能分辨出来,其为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球粒的复合组织。它也是马氏体的一种回火组织,是铁素体与粒状碳化物的混合物。此时的铁素体已基本无碳的过饱和度,碳化物也为稳定型碳化物。常温下是一种平衡组织。

  回火索氏体中的碳化物分散度很大,呈球状。故回火索氏体比索氏体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这就是为什么多数结构零件要进行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的原因。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楼主| 发表于 2011-7-17 17: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1.由衷感谢孤鸿踏雪超级版主的热心指点。
2.看来正如楼上某位大侠所说,回火索氏体和索氏体唯一的相同点就是都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这大概就是回火索氏体的珠光体性质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7-18 12: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索式体是层片间距非常小的珠光体,回火索氏体是等轴状的铁素体+粒状碳化物,从结构上看它们的力学性能应该不同。

签到天数: 42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7-25 16: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差的比较多,回火索氏体是球状的,正火索氏体是片层状的,S回的机械性能好于正火索氏体。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7-27 15: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火索氏体具有马氏体形态,片成更细小,机械性能更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5 15: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1.名称:过冷奥氏体冷却时,温度从高到底依次有:球状珠光体、片状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上贝、下贝、马氏体,除了淬火后回火,其他组织一般不回火(下贝氏体淬火后也低温回火,但温度并不高于其形成温度)。马氏体回火后得到组织从温度高到低有:球状珠光体、回火索氏体、回火屈氏体、回火马氏体。从这个顺序看,撇开粗片状马氏体与贝氏体不谈,顺序比较一致,便于类比。
2.由于过冷奥氏体后得到的屈氏体和索氏体组织中碳化物呈片状,受力时会使基体产生很大的应力集中,易使碳化物片产生脆断或形成微裂纹,而回火后得到的组织碳化物呈颗粒状,造成的应力集中小,微裂纹不易产生,钢的塑性、韧性好。二者相比较,在最终硬度相同时,抗拉强度相近,但回火组织的屈服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冲击韧性等都要高得多。
3.性能上虽有如此差异,而且明显回火后的性能要好,但是成本也要高,在满足使用性能条件下,应考虑以正火代替调质。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10-13 22: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火索氏体与索氏体在强度,朔性,韧性方面均存在有不同。
一些零件要进行调质处理的一个 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热处理论坛 ( 苏ICP备2021037530号|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1695号 )
Copyright © 2005-2024, rclbbs.com 苏州热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GMT+8, 2024-5-17 22:41 , Processed in 0.0573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